首页 随笔 乐走天涯 程序资料 评论中心 Tag 论坛 其他资源 搜索 联系我 关于 RSS

《中国.com》连载:王文京一把抓住ASP(二)


日期: 2002-01-31 14:00 | 联系我 | 关注我: Telegram, Twitter

 刘 韧

  王文京在网上浏览到了一个人理财的站点财智网www.imoney.com.cn,财智网背后也是一个软件公司,这很合王文京的胃口。王文京去了趟成都,他们来了趟北京,一来二去,王文京决定向这个仅有二十多人的成都公司投2 000万元,基本是现金,财智的小伙子也没有急着“套现”。他们认为和王文京干很有前途。

  记者:有了伟库,为什么还投财智网?

  王文京:财智网ASP针对的是个人和家庭,伟库针对的是企业用户。

  记者:伟库为什么不向下“兼容”,囊括财智的业务?

  王文京:那样,站点就太宽了,企业形象也不对了。

  记者:这种投资算风险投资吗?

  王文京:不算。用友现在的业务分为三部分,软件、ASP和投资。投资的目的是为软件和ASP发展提供业务上的支持。比如,软件业务再发展的话,可能就要做一些软件公司的购并,整合进软件公司,ASP的发展也要做一些购并来扩充,所以,用友的投资不是风险投资运作模式,实际上属于战略投资。

  ASP让王文京在财务软件的低端市场找到了对付金蝶的利器,1994年、1995年,徐少春靠着Windows版财务软件取得了挑战王文京的资格,在Internet上,王文京早就发誓不再给金蝶机会。Windows教训

  1996年,王文京一面做Windows95版财务软件;一面总结在Windows3.X版迟了一步的教训;一面下决心要在Internet平台上领先于金蝶,再给金蝶机会就危险了。

  1997年,用友先于金蝶发布Windows 95版财务软件,鼓吹财务软件进入32位时代,但是,此举并没能改变用友在Windows版财务软件落后的印象,此时的王文京痛感:领先厂商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上也不能太过分滞后,“不能等技术成熟、流行之后再动手”。

  在这种心理背景下,Windows95版财务软件一做完,用友立刻开始了基于Internet财务软件的研发,全部用Java语言来写。1997年,国内没有公司做同样的事情,“国际上,在管理软件领域里基于这个技术方向这么早起步的也不多。”用友在这个产品上累计已投了一千多万元人民币。

  在1997年,王文京看到了企业对Internet版财务软件的需求。“集中式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基本需要,总部控制所有下属单位的收支,其财务系统就必须具有即时处理异地数据的能力。”“用户只是提出了这种需要,他当然不会说‘我要用Internet解决这种应用’,用户提出需求以后,后面的解决方案就要看厂商的了。”

  1998年,用友拿出了基于web sever的财务软件,第一个用户是海洋石油,这个软件工程庞大,软件定价800万元,一直到1999年工程还在施工中,此时,就有同行看笑话,说Java这东西太超前,但是,现在这个产品已经做下了海尔、大众保险、交通银行、上海实业、北京工商局、深大电话、湖南烟草等几十个单子。

  记者:目前,金蝶在Internet上处于什么位置?

  王文京:和我们的大方向差不多,基本也往这个方向发展,但我们比他起步早,我们的产品、应用显得更加成熟。

  记者:这一轮竞争中,你的优势在哪里?

  王文京:一是客户资源。这是时间积累的结果。二是应用经验。做软件,特别是应用软件,应用是第一位的,应用经验的积累也是第一位的。三是Web技术。我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产品,这些产品在用户中已经在运行了,我们还在这个基础上不停地完善。

  记者:在Internet上,马上还要做什么?

  王文京:用友Java实验室马上就要建起来了,用友8.0系列产品增加了Web功能,现在做的CRM系统,完全是基于web-base的应用。

  记者:你的开发队伍怎样?

  王文京:我有300多人的开发队伍,今年测试人员的编制就有70人。

  记者:一年研发投多少钱?

  王文京:好几千万元,300多人的工资起码也要3 000万元。

  王文京抓住了ASP,但他决不会因此就放弃软件,相反,Internet版的网络财务及企业软件仍然是用友的核心业务。从用友的营收看,其70%的收入来自中端的财务软件收入,25%来自高端,准备用ASP方式做的低端市场现在几乎还是营收的空白。

  王文京在用ASP看未来,前提是ASP和软件融合不矛盾,这是软件做.com的典型。

  名词解释

  ASP是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,可直接翻译为应用服务提供商,具体是指: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基础上(协议内容包含价格、服务水平、商业机密问题等),客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,服务商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作,即不仅要负责应用程序的建立、维护与升级,还要对应用系统进行管理,所有这些服务的交付则是基于网络的,客户将通过网络远程获取这些服务。

  采访手记

  第一次听到用友ASP计划是在2000年初,讲的人不是王文京,是具体负责此事的胡进平和王力。

  那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见面,他们俩说着说着,自己都被自己所说的内容打动了,越说越多,越说越激动,越说越清楚,那是一种刚刚“悟道”,急于通过语言和听众梳理思路的表达。

  那天,我是个好听众,需要的时候,提几个问题,帮助他们引申概念,那是次从概念到概念的谈话,像是在谈哲学,很累人。

  再后来,就听说胡进平和王力都离开了用友,去做ASP.com去了。当时,没对胡进平和王力的联成互动有什么感觉,只是很佩服胡进平40多岁还能放弃在用友的股份,重新创业。.com给人激情。

  第二次听到用友ASP计划是在2000年4月召开的中国.com论坛上,那一次没听太清楚,王文京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,他说,Internet时代,用友会做三件事情:一是软件;二是网络公司;三是投资。如果王文京将这些内容时尚地表述成:一是财务软件.net;二是ASP.com;三是Internet战略投资,再配上抑扬顿挫的声调,则马上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,但如果这样,可能就不是王文京了。王文京总是慢吞吞的,声音也是含糊不清的,但这些好像并不妨碍用友有很好的利润。

  第三次是专访王文京,王文京说起ASP声音高了许多,“伟库,wecoo,我们酷。”这不是王文京语言,.com让人兴奋。Internet时代的PC

  □ 贾红兵

  贾红兵是“前辈”,1984年入道IT做PC,名噪一时;贾红兵是剑客,1998年,面对千军万马做PC的时局,贾红兵感觉到自己手中的剑在隆隆作响,最后,他长剑一出,率领实达PC闯过独木桥,成为1998年PC新军中唯一的胜者。

  但是,还没等贾红兵摆上庆功宴,1999年的Internet狂飙就对贾红兵说:“PC老了,老贾,你也老了,应该退休了。”

  贾红兵不服,在首届中国.com论坛上抛出长文,批驳了“将Internet描绘成PC掘墓人”的PC—Internet对立论,讽刺了“用静止眼光看待PC”的PC产业静止论,痛斥了“低估PC厂家应变能力与实力”的PC厂商无为论,剖析了“低估互联网时代新兴产业发展艰辛”的网络产业投机论,评价了“片面地理解互联网,把网站开发与维护业务简单地理解并定义为互联网公司”网络企业网站论。合在一起被中国.com视为“贾五论”。

  ——编者按 PC不死

  1999年是中国IT产业发生巨大变革的一年,在这一年里,世界性的Internet狂飙在中国全面登陆,中国IT业开始从“PC时代”快速过渡到“互联网时代”;1999年是PC厂商承受压力最重的一年,以全球最大的PC厂家Compaq总裁Eckhard Pfeiffer辞职为标志,PC突然从IT产业的巅峰上开始滑落,“PC终结”、“后PC时代”、“PC成为昨日黄花”种种论调“乌云压城城欲摧”,各种悲观论调让众PC厂家透不过气来。

  一年之前,还在千军万马上PC,一夜之间,成了千军万马.COM。短短一年多时间,中国网站数量已多达一万五千余个,网民数量替代PC销售数量成为IT业发展的新风向标。“落花流水春去也”,昔日的IT王者PC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有人还把PC制造业一脚踢出IT行业,与普通制造业归于同类……

  然而,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检验,人们猛然发现PC其实没死,不但没死,反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“PC终结论”炒得热,但嚼得并不透。

  看看1999年的几个数据:PC产品全球增长了23%,比产业预测高出7%~8%;进入2000年,出现十年来第一次全球年度首季的PC需求量超过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。在中国市场,虽然出现了PIII安全问题、“维纳斯计划”、Y2K问题等等困扰,但PC发展的情况仍然很好,1999年中国市场PC销量480万台,与1998年相比增长率超过20%,高于1998年的增长率。根据有关方面预测,在互联网的带动下,2000年的PC增长率将超过25%,到2005年中国的年市场需求将大于2000万台。我们所见到的是PC厂家一个比一个活得好,越活越有精神。热潮冷观静悟思

  回头检讨去年的整体舆论导向,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几个认知方面的盲点和主观判定上的误区——PC——Internet对立论

  将Internet与PC对立起来,将Internet描绘成PC的掘墓人。

  事实恰恰相反,Internet不但没有掘了PC的墓,反而光大了PC,为PC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。

  PC发展到现在,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,1994年以前,是个人计算、文字处理应用阶段,PC的用途受到相当的局限;第二阶段,1995年—1998年,人们发展了PC的多媒体技术,使PC进入多媒体阶段,多媒体的应用为PC产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PC产品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和家庭,许多新的应用应运而生;第三阶段,1999年,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再一次赋予PC新的生命力,PC开始进入互联运算的新发展阶段——PC的用途更加广泛,需求进一步迅速扩大,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发展,在互联网的带动下PC的用途还将不断扩展,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,市场也将越来越大。

 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,PC与互联网的互动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,互联网的应用带动了PC的需求,PC技术与其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互联网的应用发展。PC产业静止论

  用静止的眼光看待PC,而不是以一种动态的、发展的眼光看待PC。

  这种舆论导向从比尔·盖茨去年在深圳发布维纳斯计划开始,PC一时成为一种“过时”的产品,倍受推崇的是维纳斯、PDA、可视电话等所谓的信息家电。在一个阶段,只要沾上这些产品的一点边儿,搞几台样机,就会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先行者。可一年下来,我们却发现,这些产品的市场发展却并不像我们过去想象的那么乐观:预测每年2000万~3000万容量的机顶盒市场看起来依然那么遥远;功能远不如PC的掌上电脑,也因为价格高居不下,也有一点“阳春白雪,曲高和寡”的味道;还有,人们用电话线上网是一回事,但用电话上网却是另一回事了,在中国用电话上网的人,估计还是少之又少。

  恰恰相反,在Internet浪潮冲击下的中国PC厂家,在产品变革上却在快速地迈开大步。以长城“飓风”为代表的低价电脑;以实达世纪梦为代表的时尚电脑;以联想天禧为代表的因特网电脑,演绎出了1999年PC厂家面对Internet时代,进行产品与技术变革的交响曲。

  不可否定,Internet时代网络接入设备向多样化发展是总体趋势,因为Internet时代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样化以及个性化服务。通过技术发展与改进,一些个人信息数字产品一定会大有作为,但是,应该看到,许多PC厂家同样也在积极地开发并率先推广这些产品。

  但是,应该看到,高技术时代,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新产品的诞生,同时也有许许多多产品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夭折。个人数字信息产品是在Internet形式下出现的新的产品潮流,在总体发展方向上是正确的,但就个别产品而言,却还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,甚至概念性阶段,是否能被市场所接受又是另一回事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产品年初炒得火热、甚至被命名为“PC终结者”的产品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,而“被终结的PC”却持续阔步地走进千家万户的原因。

  

标签: 王文京

 文章评论
目前没有任何评论.

↓ 快抢占第1楼,发表你的评论和意见 ↓

发表你的评论
如果你想针对此文发表评论, 请填写下列表单:
姓名: * 必填 (Twitter 用户可输入以 @ 开头的用户名, Steemit 用户可输入 @@ 开头的用户名)
E-mail: 可选 (不会被公开。如果我回复了你的评论,你将会收到邮件通知)
反垃圾广告: 为了防止广告机器人自动发贴, 请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:
1 x 2 + 2 = * 必填
评论内容:
* 必填
你可以使用下列标签修饰文字:
[b] 文字 [/b]: 加粗文字
[quote] 文字 [/quote]: 引用文字

 
首页 随笔 乐走天涯 猎户星 Google Earth 程序资料 程序生活 评论 Tag 论坛 资源 搜索 联系 关于 隐私声明 版权声明 订阅邮件

程序员小辉 建站于 1997 ◇ 做一名最好的开发者是我不变的理想。
Copyright © XiaoHui.com; 保留所有权利。